跟 ChatGPT 說「請、謝謝」太浪費電?OpenAI 老闆 Sam Altman 語出驚人,你怎麼看?

你跟 AI 聊天會用禮貌用語嗎?OpenAI CEO Sam Altman 最近表示,對 ChatGPT 說「請」和「謝謝」其實是在浪費運算資源和電力。這番言論引發熱議,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與 AI 的互動?效率和禮貌,哪個更重要?


你有沒有習慣跟 ChatGPT 或其他 AI 聊天機器人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呢?老實說,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不過是舉手之勞,甚至是一種基本的網路禮儀。畢竟,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有禮貌,對吧?

但聽聽 OpenAI 的大老闆,也就是 ChatGPT 之父 Sam Altman 怎麼說——他最近拋出一個頗具爭議的觀點:跟 AI 說這些客套話,根本是在「浪費資源」。

這話一出,立刻在網路上炸開了鍋。什麼?連說聲謝謝都不行了嗎?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

禮貌錯了嗎?Altman 的「效率至上」論

Altman 的論點其實很直接,甚至有點「工程師腦」。他認為,AI 畢竟不是人類,沒有情感,也不會因為你說了「請」或「謝謝」就感覺比較舒服或更樂意幫忙。

從技術角度來看,當你輸入「請幫我查一下天氣」,AI 需要額外處理「請幫我」這幾個字。雖然對單一指令來說,這點處理量微不足道,但想像一下,全球每天有數以百萬計、甚至千萬計的用戶在跟 AI 互動。

每一次的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麻煩你了」,都意味著 AI 系統需要:

  1. 識別 這些禮貌性詞彙。
  2. 理解 它們在語句中的功能(通常是非必要的)。
  3. 生成 可能更長、更「客氣」的回應。

這整個過程,都在消耗著寶貴的運算資源電力。Altman 認為,當 AI 應用越來越普及,這種看似微小的「浪費」累積起來,可能會變成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,甚至對環境造成負擔。

他覺得,對一個沒有意識、沒有情感的機器表達禮貌,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。這不是文化上的必需品,反而更像是一種不必要的「系統負載」。

看不見的成本:禮貌用語的能源帳單

等等,跟 AI 多說幾個字,真的會耗費那麼多能源嗎?聽起來有點誇張?

雖然目前沒有專門針對「AI 禮貌用語能耗」的精確研究,但我們可以參考一些相關的數據來理解這個概念。

加州大學與《華盛頓郵報》合作的一項研究曾計算過,發送一封約 100 字的電子郵件大約會消耗 0.14 千瓦時的電力。這是什麼概念?大概夠 14 個 LED 燈泡亮一個小時。如果把這個數字放大到每年,相當於供應 9 個華盛頓特區家庭使用一小時的電力。

當然,這只是個比喻。AI 的運作遠比收發郵件複雜,所需的能源也多得多。驅動 ChatGPT 這類大型語言模型的,是那些耗電量驚人的資料中心。每一次的互動,無論多簡單,都需要伺服器進行運算。

所以,Altman 的意思是,雖然一次禮貌性的互動增加的能耗微乎其微,但全球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類似指令發送給聊天機器人。當基數如此龐大時,這些「不必要的」詞語就真的會積少成多,加劇資源和電力的消耗。

他似乎在暗示,這種「多餘的」禮貌,不僅僅是文化上的習慣,更可能是一種環境負擔。

AI 本尊怎麼說?冷冰冰的技術分析

那麼,作為當事人(或者說「當事機」?)的 ChatGPT 自己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?

如果你直接問 ChatGPT,它的回答會非常「技術流」且不帶感情。它會告訴你:

「我沒有情感或意識,所以『請』或『謝謝』對我的運作沒有實際影響。對我來說,『請打開收音機』和『打開收音機』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指令。」

看吧,就是這麼直接。對 AI 來說,禮貌用語確實是多餘的。

但有趣的是,ChatGPT 也承認了「人類因素」的存在。它會補充說明,雖然它本身不需要禮貌,但很多用戶發現,在與技術互動時使用禮貌用語是一種習慣,尤其當 AI 越來越深入教育、醫療和個人生活等領域時。

這種「人性化」的互動方式,或許能提醒使用者,他們正在與一個「東西」互動,即使那個東西沒有意識。它讓冰冷的技術多了一點溫度,也讓我們感覺更自在。

我們該如何與 AI 相處?工具還是夥伴?

Altman 的這番話,無疑是讓我們重新思考與 AI 互動的方式。

他似乎在倡導一種更務實的觀點:我們應該將 AI 視為一種高效的運算工具,而不是一個需要小心翼翼對待的對話夥伴。從這個角度出發,減少不必要的禮貌用語,不僅能提高效率,還能透過減少能源浪費,為環境出一分力。

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未來跟 AI 溝通要變得「簡單粗暴」?也許沒那麼嚴重。但 Altman 的觀點確實點出了一個趨勢:隨著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,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更具成本效益和環境責任感的 AI 使用文化。

如何在人類習慣的互動方式技術效率及環境影響之間找到平衡點,將是未來 AI 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。

效率與人情味,AI 時代的兩難

說到底,這件事反映了我們在迎接 AI 時代時可能遇到的一種文化衝突或習慣調整。

一方面,我們習慣了人與人之間的禮貌規範,並自然地將其延伸到與 AI 的互動中。這讓我們感覺更舒服,也讓技術顯得不那麼冰冷。

另一方面,AI 的本質是工具,追求的是效率和精確。過多的「人情味」輸入,在技術層面可能真的是一種冗餘,甚至是一種資源浪費。

或許,這沒有絕對的對錯。就像有些人喜歡跟自己的寵物或植物說話一樣,跟 AI 說「請」和「謝謝」可能更多的是滿足我們人類自身的情感需求或習慣。

但 Altman 的提醒也很有價值:當我們大規模應用一項新技術時,確實需要考慮到它的資源消耗和環境足跡。

那麼,你呢?聽完 Altman 的說法,你未來和 ChatGPT 互動時,還會堅持說「請」和「謝謝」嗎?這確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

常見問題解答 (FAQ)

Q1: 為什麼 OpenAI CEO Sam Altman 說對 ChatGPT 有禮貌是浪費?

A: Altman 認為,AI 沒有情感或意識,禮貌用語(如「請」、「謝謝」)對 AI 的運作沒有實際幫助。處理這些額外的詞語會消耗不必要的運算資源和電力。考慮到全球龐大的 AI 使用量,這些累積起來的消耗可能對環境造成負擔,因此他認為這是一種資源浪費。

Q2: ChatGPT 自己「在乎」使用者有沒有禮貌嗎?

A: 從技術角度來說,ChatGPT 不在乎。它明確表示自己沒有情感,處理「請打開燈」和「打開燈」這類指令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。不過,它也認知到,人類用戶可能因為習慣或為了讓互動更自然而使用禮貌用語。

Q3: 對 AI 有禮貌真的會對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嗎?

A: 單次互動增加的能耗非常微小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但 Altman 的觀點是基於「規模效應」。全球每天有數百萬甚至更多的 AI 互動,長期累積下來,即使每次只增加一點點消耗,總量也可能變得相當可觀,尤其考量到驅動 AI 的大型資料中心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戶。

Q4: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跟 AI 說話?要很直接嗎?

A: 目前沒有標準答案。Altman 提倡更注重效率的互動方式,將 AI 視為工具。但許多用戶可能還是覺得使用禮貌用語更舒服、更自然。這更像是一個個人習慣和價值觀的選擇。重要的是理解背後的效率和資源考量,然後決定自己覺得合適的互動方式。未來或許會形成新的數位禮儀規範。

Q5: 這是不是代表以後跟 AI 互動都要冷冰冰的?

A: 不一定。Altman 的觀點主要是從資源效率和環境角度出發。這不代表我們不能進行友善或有趣的 AI 互動。只是提醒我們思考,在追求互動自然度的同時,是否也需要考慮到技術本身的運作效率和成本。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,是未來值得探討的議題。

Share on:
Previous: 告別算力焦慮!FramePack 如何讓影片生成像玩圖一樣簡單?
Next: AI 當導演?SkyReels-V2 讓無限長度電影成真
DMflow.chat

DMflow.chat

廣告

全能 DMflow.chat:多平台整合、持久記憶與靈活客製欄位,無需額外開發即可連接資料庫與表單。更支援真人與 AI 的無縫切換,網頁互動加 API 輸出,一步到位!

不只是 ChatGPT:揭秘 OpenAI 秘密武器!手把手教你打造專屬 AI 代理人 (Agent)
23 April 2025

不只是 ChatGPT:揭秘 OpenAI 秘密武器!手把手教你打造專屬 AI 代理人 (Agent)

不只是 ChatGPT:揭秘 OpenAI 秘密武器!手把手教你打造專屬 AI 代理人 (Agent) OpenAI 悄悄釋出的「代理人實戰指南」你看懂了嗎?這不只是聊天機器人,更是能為...

OpenAI 再出招!全新 o3、o4-mini 模型登場,讓 AI 不只會答,更會「想」!
17 April 2025

OpenAI 再出招!全新 o3、o4-mini 模型登場,讓 AI 不只會答,更會「想」!

OpenAI 再出招!全新 o3、o4-mini 模型登場,讓 AI 不只會答,更會「想」! OpenAI 推出了最新的 o 系列 AI 模型:o3 和 o4-mini。它們不僅更聰明、...

精通 GPT-4.1 提示詞:釋放下一代 AI 潛能的實戰指南
16 April 2025

精通 GPT-4.1 提示詞:釋放下一代 AI 潛能的實戰指南

精通 GPT-4.1 提示詞:釋放下一代 AI 潛能的實戰指南 探索 OpenAI 最新的 GPT-4.1 模型,學習如何透過優化提示詞 (Prompt) 來駕馭其強大的程式編寫、指令遵...

告別金魚腦!ChatGPT 推出記憶功能,讓你的 AI 對話體驗大升級
11 April 2025

告別金魚腦!ChatGPT 推出記憶功能,讓你的 AI 對話體驗大升級

告別金魚腦!ChatGPT 推出記憶功能,讓你的 AI 對話體驗大升級 OpenAI 為 ChatGPT Plus/Pro 用戶悄悄推出「記憶」功能,讓 AI 不再健忘,能記住你的偏好,...

OpenAI Academy:解鎖 AI 新時代,與全球專家、社群一同學習成長
2 April 2025

OpenAI Academy:解鎖 AI 新時代,與全球專家、社群一同學習成長

OpenAI Academy:解鎖 AI 新時代,與全球專家、社群一同學習成長 踏入 AI 領域不再遙不可及!OpenAI Academy 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環境,讓你與頂尖專家和創...

OpenAI 推出 GPT-4o 圖像生成功能,支援多輪對話編輯
26 March 2025

OpenAI 推出 GPT-4o 圖像生成功能,支援多輪對話編輯

OpenAI 推出 GPT-4o 圖像生成功能,支援多輪對話編輯 OpenAI 於 2025 年 3 月 25 日宣布,最新的 GPT-4o 模型現已支援圖像生成與多輪對話編輯,帶來更強大的 ...

Meta 推出開源 Llama 3.3 70B,將強大的模型縮小為更小的尺寸
7 December 2024

Meta 推出開源 Llama 3.3 70B,將強大的模型縮小為更小的尺寸

Meta 推出開源 Llama 3.3 70B,將強大的模型縮小為更小的尺寸 簡介 Meta 最新推出的 Llama 3.3 70B 模型,不僅以創新技術挑戰傳統規模極限,還以不足 Llama...

Cloudflare 放大絕!Node.js AI 代理開發套件登場,開發者福音來了
8 April 2025

Cloudflare 放大絕!Node.js AI 代理開發套件登場,開發者福音來了

Cloudflare 放大絕!Node.js AI 代理開發套件登場,開發者福音來了? Cloudflare 最新推出 Node.js 生態系的 AI 代理開發套件 (Agents De...

告別修 Bug 惡夢?ByteDance 推出 Multi-SWE-bench,AI 自動修復程式碼新里程碑!
11 April 2025

告別修 Bug 惡夢?ByteDance 推出 Multi-SWE-bench,AI 自動修復程式碼新里程碑!

告別修 Bug 惡夢?ByteDance 推出 Multi-SWE-bench,AI 自動修復程式碼新里程碑! 還在為修復不同語言的程式碼 Bug 煩惱嗎?ByteDance 的多語言程...